天氣瓶,又稱風暴瓶(Storm Glass)、天氣瓶(weather glasses)、颳風瓶(wind glasses)……等等。是十九世紀被發明出來的,雖然後來證實溫度是影響瓶內結晶型態的最主要因素;與天氣的對應關係呈隨機分布,無預測價值。
但天氣瓶隨著外界溫度展現出多變的晶體變化,仍可作為一個美麗的裝飾。也可做為有趣的科學教材,學習溶液的配置與結晶行為。
為了它美麗的結晶,布雷狗狗也來做個天氣瓶,觀察它美麗的結晶分布。
以下為天氣瓶的材料~
首先要去化工行買上述材料,台北市長安西路及天水路附近有很多的化工行(化工行尋寶圖),目前都轉型為美妝保養品DIY的店面,城乙(130元)這次買的是這組有送一個迷你量杯、城一(110元)、第一化工(150元),都有賣組合包,樟腦粉純度也許有差,大家可以自行購買回來試結晶的程度。
如果買大份量的,價格當然比較便宜,就可以稍微比價一下囉,布雷狗狗詢問的狀況是每家容量不同,價格也有差,找自已想要的容量購買才是最適合的。
拓南化學有賣50g容量的硝酸鉀45元和氯化銨40元、福昇藥品的樟腦粉100g/150元,是布雷狗狗目前心中的首選。
1. 戴上手套
2.用燒杯及滴管或迷你量杯,測量33ml純水,
3.將氯化銨與硝酸鉀倒入,用木棒攪拌至透明。
4.用燒杯測量40ml酒精,樟腦粉倒入,用木棒攪拌至透明。
5.將二杯溶液混合攪拌,也有人會將二杯分別倒入下一步要倒入的容器中(第一化工版)
會開始呈現霧狀。
6.分裝至有蓋的瓶中並立即蓋緊,以免酒精揮發掉。
7. 此部份有人會先不加蓋,用攪拌或搖晃讓溶液溶解均勻(看分享),也有人用加熱的方式讓溶液呈透明狀(看分享)。
布雷狗狗沒搞清楚,等了一會才拿去加熱(中間又加了些酒精和純水進去),不過還是有下雪和結晶呈現哦。
馬上就有變化了,靜待二週後了。
才做完馬上就有小結晶囉! 也有人會在玻璃內放小物(看分享)或滴入色素讓天氣瓶顏色更美,第一化工也有免費下載禮物盒可使用(連結)
分享網路的小秘技:
※樟腦減少為8.5g,實驗結果的結晶就相當漂亮 (分享連結)
※氣溫越低,結晶高度越高 (分享連結)
※聽說從純水從33ml改到35ml好像比較適合台灣氣候。
※混合兩種溶液的時候有加熱,要等它冷卻才能封起來,不然因為冷卻產生的水蒸氣會改變氣壓,瓶子會裂!
※如果希望結晶很多,純水可以加多一點但也不要太多,不過打開瓶子加水時要注意酒精揮發!
※化工材料行的老闆娘有建議我可以不用加熱攪拌,直接裝瓶,穩定後的結晶會比較大,因為我還要分裝到瓶子中,所以還是有加熱。
※如果想要結晶多一點,蒸餾水就加多一點。
※如果想要上頭的透明度多一點,則是將酒精加多一點
※需要1-2週的時間,以及不要移動,讓晶體穩定並適應環境。
※做出來成品約 85ml (需預留一些空間,建議使用100ml瓶裝)。
※氯化銨跟硝酸鉀並不會造成環境、水生動物的負擔,可以直接倒水槽。